看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一瞬间,我就知道我完了。
题目自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看了它好几眼之后,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没有成型的观点和句子出现,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在潜意识里煮粥。我就知道我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能对着一个论题轻轻松松写一千字的高考生了——当然别说达到800字的应试作文,就连稍微长一些的文段也很难写出来。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字输出技能,已经被荒废得只剩点渣了。
有灵感的时候,似乎也能写出些能看的东西;然而人的能力,不能只看超常发挥。我总是逃避这一点。
组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荒废,是自从高考结束那年以来,时不时我背后突然敲响的警钟;然而挣扎了许多年,似乎因为缺少像样的输入,终究还是败得七零八落。不需要做语文阅读题之后,我对几乎所有书籍的阅读耐心一路下降,如今勉强能看进去的大概只有通俗心理工具书和一些科幻小说。相比之下看得最多的成了同人文;但它更多意义上是情感的载体,要强求它严肃的思考主旨和优秀新颖的文笔,还是太困难。科研文献……更是不想提起。
此外,难以看懂长段的文字,也让我很难跑团。如果说是DnD倒也罢,技能强度和给敌友上的buff数值总是能看懂的;CoC则怎么说都很难。读懂说明和故事中的隐含规则,又要rp角色、与队友和敌方周旋,这些都需求很高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能力。偶尔强行跑了一次新手团,结果——跑出偏头痛了。好吧。(社恐二次元想找点社交活动怎么这么难?)
这次回来捣鼓博客,也是无意识点开了曾经收藏的、两个比较感兴趣的博客(仿生猫不会梦见电子猫粮,莫比乌斯)。不管怎样,看到两位作者至今还在更新,就感到欣慰。接着又发现竟然有列表邻居也在玩博客(此地有野狗出没),我更是兴味盎然起来了。
再看博客文章的同时,也强烈感受到一种“活人感”。博客相对而言自由且长篇的表达形式,让人能够投入更多的自我;而我身为读者,读博客文章更像是读书,而非帖文。思考在这里得以慢下来,常年堆积的网络信息焦虑也缓缓地析出沉底了。
如果是在这里,我能否恢复曾经的思维力量,生长出新的什么呢。
如你所见,这次也是我的重启、我捡起曾经被遗忘的努力。我向来是一个不擅长坚持的人,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个人兴趣;坚持了一段时间的事情被我抛下一两个月、甚至大半年,都不稀奇。这个博客距离上次更新,也已经过去一年多。
常规的日程啊,真是乏味。可是没有日积月累,又怎么进步呢。
就算是当作写命题作文也好,我想要写下去。